距离港交所18个月的“摘牌大限”仅剩不到3个月,多家停牌房企正加快推进复牌。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佳兆业、景瑞控股、融创中国等房企顺利实现复牌,但中国恒大、世茂集团、中国奥园等20余家港股房企仍处于停牌状态。
停牌房企能否“复活”?复盘后如何回归正常经营?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化解债务能力依然是房企实现复牌及稳定发展的关键。
多家停牌房企补发财报
根据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持续停牌18个月,港交所便有权将股份摘牌。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中国恒大、中国奥园、旭辉控股、世茂集团、花样年、阳光100、祥生控股、佳源国际控股、力高集团、当代置业、大发地产等停牌港股房企,若今年9月未复牌,则面临退市。
记者通过梳理港交所对停牌房企下发的复牌指引发现,尽管港交所针对不同房企有不同要求,但其中一条要求是所有房企都需要达到的,即“根据上市规则之规定刊发所有尚未公布的财务业绩及处理任何审核修订”。补发财报也成为停牌房企努力自救的一个信号。
昨晚,中国恒大终于补齐了2021年度、2022半年度及2022年年度财务业绩公告,进入复牌指引冲刺期。财报显示,2022年,中国恒大收入为2300.7亿元,毛利249.9亿元,净亏损合计1258.1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恒大负债总额24374.1亿元,剔除合约负债7210.2亿元后为17163.9亿元。
在中国恒大之前,中国奥园已于7月3日补发3份业绩报告,但这份迟到的成绩单不容乐观。截至2022年底,中国奥园的总资产为2344.26亿元,总负债为2520.63亿元,总权益为-176.37亿元,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状况。
债务重组成为复牌关键
补发财报是完成复牌指引的关键举措,但能否实现“复活”,更关键的还要看房企的债务重组,只有债务重组取得明显进展,并证明遵守相关上市规则,才能完成复牌指引动作。
中国奥园在补发财报的同时,公布了其境外债重组方案。根据其披露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截至6月30日,与境外若干优先票据持有人组成的债权人小组已就境外债务全面重组方案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并完成本金逾人民币327亿元现有境内融资安排的展期。
除了中国奥园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中国恒大、融创中国、中梁控股、祥生控股、旭辉控股等多家房企发布了债务重组进展。在境外债重组方案的内容方面,新旧债券置换、债转股成为了房企较为普遍的选择。
例如,3月22日,中国恒大披露了公司负债情况与债务重组方案,拟通过发行新的债券对原债券进行置换。另外,中国恒大还推出了与恒大物业、恒大新能源汽车的股权挂钩票据。
旭辉控股也在3月10日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提出“债权人可自愿选择转股”。
5月5日,花样年控股公布已有76.44%的债权人加入境外债务重组支持协议,即“以股抵债”,债权人可选择“幸福精选”平台股权抵债。
同样,融创中国、华夏幸福、中梁控股等多家房企也在债券置换等重组方案的基础上为债权人提供了债务股权化的选择。
记者还注意到,多数出险房企选择优先化解海外债务。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表示,境外债权人组成复杂,谈判难度其实相对较大,但如果境外债重组成功,则可以为境内债的重组注入一针强心剂。
回归正常经营才是良药
复牌成功并非意味着在资本市场重新站稳脚跟。记者注意到,佳兆业、景瑞控股、融创中国等房企在复牌首日均遭遇大跌。截至复牌当日收盘,佳兆业股价下跌21.43%,收于0.66港元/股;景瑞控股下跌38.14%,每股报0.365港元;融创中国收盘报2.04港元/股,跌55.46%。
比起复牌,让公司回归正常经营才是修复投资者信心的良药。目前,佳兆业、景瑞控股、融创中国仍面临不小的债务压力。
退市机制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优胜劣汰的手段。东吴证券研报分析认为,行业的新时代已经来临,能够穿越这轮行业收缩期的房企都将迎来竞争环境明显优化的新格局。
2022年年底以来,金融政策的银行信贷支持、债券融资帮扶、股权融资松绑“三箭齐发”,优质房企享受到更多支持。同时,优质房企与出险房企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近两年,房地产行业格局变化不断,房企间的分化愈发明显。”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